8月19日-21日,“2022國際空間科學與載荷大賽(ISSSP)”預選賽優(yōu)勝團隊專家培訓會(以下簡稱“專家培訓會”)順利召開。會議邀請了中國科學院物理研究所研究員、中國載人航天工程空間材料科學分系統(tǒng)主任設計師潘明祥,中國科學院空間科學與應用研究中心研究員劉勇,原羅馬尼亞首位宇航員Dumitru-Dorin Prunariu作培訓指導。

按照計劃,大賽組委會將組織開展為期2周的系列培訓活動,共計5場專家培訓會,內容涉及“空間微重力下的材料科學實驗研究”“太陽觀測計劃:遠望與觸摸”“宇航員在太空飛行中遇到的醫(yī)療問題”“航天醫(yī)學與空間生命科學及相關”“地球生命起源&探尋其他星球生命”等5大主題。同時,大賽組委會還將分別邀請5大主題領域的專家,為參賽選手提供專業(yè)的技術指導,旨在以“科研創(chuàng)新與實際應用”為目標導向,借助專家指導提升高校空間科學研發(fā)團隊的整體創(chuàng)新力,培養(yǎng)出一批高級別學生團隊和充滿熱情的研究小組,為優(yōu)化決賽成果儲備知識力量。
截至目前,專家培訓會已順利舉辦3場,引起了高校參賽選手的熱烈反響,紛紛表示各位專家的技術經驗分享和指導建議,對于團隊備戰(zhàn)決賽,深入探究空間科學具有很大的參考價值。



日前,大賽組委會正式發(fā)布了關于首屆“國際空間科學與載荷大賽”晉級決賽名單及相關事項的通知,共有30支隊伍晉級決賽。此次專家培訓會主要針對晉級決賽的30支團隊發(fā)起,同時定向邀請了10余支中學生團隊觀摩旁聽。
8月28日、31日,大賽組委會還將陸續(xù)組織舉辦2場專家培訓會,并邀請航天醫(yī)學與空間生命科學領域專家欽逸仙教授,以及法國國家科學研究中心(法國航天局)科學家Prof. Westall教授進行培訓指導,全力為參賽選手做好服務工作,搭建互動交流的平臺。